Document
ᠮᠤᠡᠭᠭᠤᠯ ᠪᠠᠷᠯᠠᠯ
客服热线:0471-6515607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2:00 14:30-17:30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山海相连话健康 民心相通促交流
2025-10-28 15:12:00
分享到:

“这次来桂林太值了!”来自泰国的学员陈文雅笑容满面地说,“下次还想来参加。”日前,2025年中国-东盟健身气功健身养生大会在广西桂林市体育馆开幕。来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以及北京、广西的健身气功爱好者共144人参加大会。

  多元形式 感受气功魅力

  开幕式现场,舞龙舞狮、民族舞表演营造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学员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这精彩画面。同步设置的养生产品展览区,既宣传健身气功与中华传统养生文化,也集中展示广西康养产业发展成果与特色产品。

  大会设置多种活动形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邀请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刘晓蕾、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吴云川、华佗五禽戏第58代传承人陈静围绕“八段锦养生内涵”“体质运动处方”“校园五禽戏(小学版)”“太极养生杖功法”开展教学培训;结合桂林生态优势,组织学员进景区开展六字诀、八段锦集体展演,扩大健身气功影响力;举办“健身气功推广”交流座谈,分享经验,展示成果,增进了解,集思广益,达到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激励的目的,推动健身气功发展。泰国学员陈文雅说,“健身气功每一个动作都有讲究,比如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的舒展感,练完浑身都轻松。老师还会讲功法里的养生理念,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气功为媒 促进文化交流

  从2022年起,中国-东盟健身气功专题活动已连续举办四年,正日益成为跨区域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今年参与阵容进一步扩大,除东盟国家的健身气功爱好者外,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健身气功爱好者首次加入,在功法练习、文化交流中打破地域与语言壁垒。来自老挝的学员聂晓芳是八段锦的忠实爱好者,目前在广西民族大学攻读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她希望毕业之后回老挝传播中国文化和健身气功。活动期间,她还在短视频平台分享了活动现场的练习片段。

  结合桂林生态优势,学员们来到象山景区,在碧水奇峰间演练六字诀、八段锦,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观看,有的外国游客也加入进来,这便是以气功为纽带推动文化传播的生动实践。本次活动由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北京体育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与桂林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健身气功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提升着中华民族的健康水平,更跨越山海,成为联结中国与世界的纽带。在汲取古代养生智慧的基础上,结合东盟各国学员特点与现代康养需求,在增进民众福祉、促进民心相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经验共享 推动气功发展

  为助力健身气功在国际上持续推广,大会设置交流分享环节,邀请各国代表分享本地推广实践经验,从“如何吸引更多民众参与”“如何更科学地衡量锻炼效果”“如何结合本地文化开展教学”等方面,为参会者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思路。

  来自新加坡的李婉娇初次学习校园五禽戏(小学版),练完之后浑身舒畅,她说:“练习气功让身体更健康,让生活更精彩,和朋友们一起练习并带动更多人参与进来,令人感到非常满足与自豪。今后将继续力所能及地传播健身气功,让更多人感受到健身气功的魅力。”

  正如陈静在培训时所说,来到这里的每一位学员都是一颗充满生命力的“种子”,这些“种子”会在不同地区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将健身气功的健康理念与文化魅力带向更广阔的天地。健身气功不仅是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更是文化传承与交流的载体。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不仅能推动健身气功在各国的个性化发展,更能形成合力,为健身气功事业的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来源:中国体育报    作者:郭思雨 轧学超    编辑:刘芃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