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ᠮᠤᠡᠭᠭᠤᠯ ᠪᠠᠷᠯᠠᠯ
客服热线:0471-6515607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2:00 14:30-17:30 登录 / 注册
首页 >  政策法规 > 正文
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2022-05-30 09:10:00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强调,要牢记初心和使命,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归根结底就是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因此在民族工作领域,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各族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内蒙古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源地,具有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我们要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断开创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筑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思想基础

教育模式方面,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干部教育的全过程,增强各族干部群众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民族团结内化为理念,外化为行动。在学校教育中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教育、党的历史教育以及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等有机结合。在干部教育中,各级党校、各类干部学校通过开设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课程,加深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及党的民族政策的深入了解和掌握。

教育内容方面,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研究和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政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加强民族团结、做好民族工作的强大理论武器。党的民族政策是我们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实践证明,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我国民族关系总体是和谐的,民族团结的基础是稳固的,我国民族工作是成功的。通过学习使各族干部群众提高理论水平,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与民族观,增强正确理解和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实践能力。

教育形式方面,大力表彰奖励民族团结的先进事迹和典型,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激励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贡献,并形成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不断深入的激励机制。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用新技术、新媒体,多渠道、全方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让民族团结进步进入每一部信息终端,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使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走心入脑。

加强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筑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情感基础

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要加强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像珍视生命一样维护民族团结。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争取人心的最好的途径,就是加强各民族间的日常交往。只有各民族间的日常交往密切了才可以增进对彼此的了解、信任和尊重,从而能够达成共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因此,做好民族团结工作要入心入情入行,要投入真心、真情、真力气,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宣传、文件流转、会议传达上,需要重在平时、抓在平常,促进交心、以心换心。在平时的工作中,关心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及时掌握各族群众的需求和动态,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解决其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棘手的问题,着力改善他们生活境况。尊重各族群众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努力创建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欣赏、和谐共存的文化氛围。这些日常的工作就是民族团结的具体体现。只要心与心的距离近了,民族团结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常态,民族关系就会实现从面对面到手拉手、再到心连心的逐层升级。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要进入社区。社区是各族群众共同的家,民族团结一家亲。要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把社区打造成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大家庭,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社区环境。社区是各族群众共同生活的场景,也是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民族团结工作要从各民族的日常交往和日常生活入手,推动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努力搭建各民族相互了解、彼此尊重、和谐共处的平台,使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社会参与等各方面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血缘上、文化上、认同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密关系,最终成为彼此紧密连接的利益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

继承和发扬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营造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良好氛围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源地,具有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内蒙古始终保持着团结稳定的良好局面,民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健全和完善;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践行了守望相助理念;综合经济实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等。在大草原上,草原英雄小姐妹、各族人民建包钢、最好牧场为航天、朱日和军民一家亲等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民族团结佳话广为流传。

内蒙古之所以能够率先成功地实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模范自治区”,就是因为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始终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始终坚持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和衷共济、守望相助,形成了各民族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帮助的良好社会氛围。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继承和发扬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开创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局面,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要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开创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欢迎关注内蒙古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 点击下载蒙享动,加入全民健身大家庭

来源:内蒙古学习平台    作者:萨仁    编辑:刘可实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