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ᠮᠤᠡᠭᠭᠤᠯ ᠪᠠᠷᠯᠠᠯ
客服热线:0471-6515607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2:00 14:30-17:30 登录 / 注册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共识聚合力 融合促发展——全国政协界别协商加强青少年和学校体育
2019-03-12 16:16:00
分享到:

3月11日上午,全国政协体育界别小组讨论的会场上,又来了两位熟悉的部委负责人:国家体育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志丹,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随同而来的还有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司长王立伟,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以及财政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领导,他们共同来参加界别协商。此次协商专题是:加强青少年和学校体育。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共同在联席会议上听取了委员们有关青少年体育的提案,并作出了积极的表态。

加强青少年体育与教育深度融合

少年强中国强,体育强中国强。青少年体育是“少年强”“体育强”不可或缺的基石型支撑。对青少年体育的重视,近年来得到了从政策层面到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支持,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青少年体育不是新话题,又是新话题。新时代学校教育和青少年业余训练怎么发展,关键在于融合。”国家体育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颖川委员建议,梳理政策落实中的堵点和难点,学习借鉴各种有效经验,将青少年体育与教育深度融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他表示,要实事求是根据中国国情来研究,探索新型青训和学校体育的路径。体育一定要回归教育。学校体育和青少年训练的衔接出了问题才会导致青训的问题。我们过去曾经建立的三级训练网,经过这么多年的变革和社会发展,正在萎缩甚至未来会消失,因为体制在变革,家长和学生的认识也在改变。因此新时代青少年体育不是都要做大型的体育赛事活动,主要是推广区间、社区、校级体育联盟。几个学校轮着坐庄的小比赛,成本不是很高,周边学校变成小联盟,可以让更多的青少年都有活动和比赛的机会。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教育部门对于青少年体育的责任重大。”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冯建中委员表示,党中央国务院对青少年体质问题高度重视,出台了很多政策,各部门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冯建中建议,一方面要梳理相关理论、理念和政策,以及设计的项目是否科学,实施效果的评价,政策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同时建议教育部梳理教育经费在分配的投入上比例是否合适。建议教育部门在政策的制定和激励方面,增加落地性。在体育教师的配备上总结缺口问题所在。建议体育总局总结青少年体育在体育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在青少年健康中哪些地方应该尽职尽责,建议对青少年的健康素质、意志品质、后备人才等问题进行理论构建和专题研讨。建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城市和农村城镇化建设中,有前瞻性研究。建议财政部对每年的青少年体育经费使用状况进行效益跟踪与评估。

学校非青少年体育发展唯一路径

“青少年不仅要喜欢健身、热爱健身,还要会健身、科学健身。”泰山体育产业集团董事长卞志良委员表示,规划和建设适合青少年的健身场所非常重要,“现在很多中小学生回家后也非常想运动,但是他们不会到健身房或大学操场锻炼,更多会选择在社区内和社区周围的公园运动,因此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健身场地。”他说,“里约奥运会期间,我到巴西看到海边都是玩沙滩足球和沙滩排球的人,周边的商业用地非常少。其实我们在公园和社区中也可以适当减少商业用地,多建一些适合青少年的体育设施。”

“身体是智慧和精神的载体,对青少年来说,体育不仅对于体质健康有着打基础的作用,对于校园的凝聚力和文化也都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对整个社会而言,健康的青少年更是全社会的财富。”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委员会主席杨扬委员发言,点出了聚焦青少年体育的重要性。

“不仅要在学校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体育的重要性在全社会,尤其是学生家长中,一定要树立起来。”香港体育学院董事会主席林大辉委员指出,重视体育人才、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可以带动社会观念的转变,“如果家长和学校既重视文化课成绩又重视学生身体素质,这对于青少年的全面成长会有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发展青少年体育的重任,当然不只是在学校,作为长期从事竞技体育相关工作的委员们,许多人将目光放在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上。北京体育大学党委副书记池建委员指出,“现在正在着力打造的青训体制,就是要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运动员,而不是只知道争金夺银、只知道胜负的运动员。体育和教育部门,单靠一家都无法完成这一改革。”(转自3月12日《中国体育报》01版)

点击下载蒙享动,加入全民健身大家庭

来源:中国体育报    作者:曹彧 顾宁    编辑:高月

footer